UNDEFEATED 天猫旗舰店明日开业,扩张品牌线上版图
2018年一季度,光伏发电市场整体发展形势向好,光伏新增装机9.65GW,同比增长22%,其中分布式光伏7.685GW,同比增长217%。
方山县袁家甲村13.53兆瓦光伏扶贫项目采用分块发电、集中并网的方案,施工过程中采用光伏发电设备及变电站集中控制方式,在主控室内实现对光伏设备及电气设备的遥测、遥控、遥信,并安装了一套太阳能发电环境监测系统,全面监测风速、风向、环境温度、太阳能电池温度、太阳总辐射等。方山县总人口14.5万,其中贫困人口2.43万,属于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经济基础较薄弱。
2018年5月4日,中金国泰集团总裁郑建龙带领新能源集团常务副总裁刘鹏、副总裁秦浒佑、业务总监张明赴山西省吕梁市视察方山县袁家甲村13.53兆瓦光伏扶贫项目,方山县扶贫开发公司董事长薛建国等领导陪同考察三是优化项目审批流程,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减少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时间,尽快完成实施方案报批工作。二是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充分考虑土地性质、电网接入、光照等条件科学合理确定项目选址,不具备建设条件的,尽快完成选址调整工作。省市县三级对实施项目进行逐一对接,并现场协调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对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省水电设计院向与会人员讲解了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编制范本。
29个县(市、区)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进展情况。会议指出,光伏扶贫工作关系到全省脱贫攻坚战役的全面胜利,关系到2020年我省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大局,各地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光伏扶贫工作的重要性,将光伏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认真对待,精准谋划、精准发力,确保完成光伏扶贫项目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当前我省开展的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首出度电补贴政策举全市上下之力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在这一共识下,合肥频频发力。
让人耳目一新的脱贫模式,引来众多考察者争相学习、借鉴,光伏下乡扶贫也因此被国务院扶贫办作为精准扶贫十大工程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加以推广实施。税收优惠、出口退税、鼓励技术创新、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等政策相继出台,极大地推动了光伏电站的建设。阳光下,一朵朵太阳花熠熠生辉。一年之后,《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快光伏推广应用的补充通知》出台,大力支持家庭光伏电站的发展。
截至2018年1月,我市已累计并网扶贫光伏项目6517户,容量约28506千瓦,顺利实现112个贫困村和三无特困户光伏电站建设全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中受益,走向脱贫致富的金光大道。市内,继农村屋顶电站、家庭屋顶电站后,我市又向粮仓、向公共机构的屋顶要空间,先后出台《合肥市仓顶阳光工程实施方案》、《合肥市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实施方案》;市外,借光发展战略笃定,推动重点光伏企业拓展新疆、甘肃、青海等西部市场,鼓励光伏组件、光伏逆变器等产品抢占东南亚市场,截至目前,全市光伏企业市外电站装机容量2GW,国外建设各类电站装机容量300MW。
中国光伏第一城正加速向前。2013年至今,光伏扶贫的领域不断拓展,越来越多尝到甜头的乡村自发建起电站。光伏产业发展,我市从不缺高潮:入选全国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光伏控制、逆变设备出货量居世界首位,全市并网光伏电站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这背后,是以推广应用助推产业发展的清晰逻辑。这种或以家庭、或以企业为单位的光伏电站,将清洁能源源源不断注入电网。
将太阳能变现,为贫困户增收,光伏下乡扶贫为脱贫趟出一条新路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首创光伏下乡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是从根本上脱贫。此间,合肥在全国率先出台了光伏度电补贴政策,首创光伏下乡扶贫工程,首批推出公共机构光伏试点截至今年3月初,我市已并网地面电站及分布式项目15502个,并网容量2085.2兆瓦,数量与容量均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去年我市又出台节能量交易(试行)办法,允许光伏发电自用部分参与交易获取收益,为全国首创。2013年,我市在肥东县长临河镇罗家疃村选择了5户农民家庭开展先行试点光伏下乡扶贫,每户建设规模为2.5kW小型家庭户用光伏电站,成功实现并网发电,让村民有了稳定收入来源,快速脱贫。
在合肥光伏产业发展进程中,政策从不缺位。光伏电站数量全国省会居首近期,我市首批公共机构光伏应用试点名单已经确定,正通过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进行招投标。
在光伏领域,合肥经验值得称道。其中,对于城镇居民使用推广目录中的光伏组件产品且建成并网的家庭式光伏电站,市财政按照装机容量一次性给予3元/瓦补贴,单个电站补贴不超过1.5万元;对于四县一市农户则给予4元/瓦补贴,单个电站最高补贴不超过2万元。之后,先行先试的光伏电站迅速铺开,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家庭、厂房等的屋顶。项目实施后,将再次开创光伏应用领域全国先河,成为全国首个集中在公共机构屋顶试点光伏电站的城市。当年,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转发市农委合肥市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市广大农村开展光伏下乡扶贫工程试点工作,此举在国内开了先河。2017年,我市光伏产业实现增加值100亿元,产值突破450亿元,光伏产业正加速集聚壮大。
作为我市首个地方光伏扶贫电站项目,一年时间,该电站共为石塘村带来收益20余万元,相当于为每户贫困家庭增收近3000元。今年3月,巢湖市坝镇石塘村光伏电站正式投运满一年。
合肥市出台的政策,补贴范围、幅度、年限都远远超过国内其他省市,其中分布式度电补贴先于国家出台,在国内尚属首例。2013年6月,合肥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光伏推广应用促进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了除按政策享受国家、省有关补贴外,合肥市将按年发电量给予项目运营企业0.25元/千瓦时补贴,让合肥在全国率先进入了光伏度电补贴时代。
随后,这一新的扶贫方式在全市全面展开实施,并延伸到无固定收入来源的村集体。时移事易,政策也在不管刷新。
以应用为抓手促产业发展,合肥始终秉持的这一发展战略,让中国光伏第一城的知名度迅速传播。五年前,肥东县罗家疃村5户农户屋顶率先建起了光伏电站,打响了合肥光伏应用的第一枪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二是搭好横向协调的平台。
持续加强对两县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承装修试企业执行电力业务许可制度情况监管,强化对农网升级改造、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切实保障电力建设安全。聚焦国家能源局《2018年定点扶贫与对口支援工作要点》和《定点扶贫调研工作事项落实清单(2018年2月)》分解的任务,经常深入扶贫县实地调研,精准掌握、及时报告定点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持续推动小康用电示范县、农网升级改造、风电建设、光伏扶贫、冬季清洁供暖试点、教育扶贫等重点帮扶项目落地实施、惠民利民。
紧盯《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与省直单位双联融合推进通渭县、清水县脱贫攻坚总体规划(2016-2020)》、《甘肃通渭风电基地规划》,定期与甘肃省政府相关部门、电网企业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两县规划内能源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发挥规划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近日,甘肃能源监管办按照国家能源局和甘肃省关于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研究制定了《2018年定点扶贫和脱贫攻坚工作计划》,对年度扶贫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四是完善造血扶贫的机制。甘肃能源监管办继续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扶贫,将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与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融合推进,积极争取国家和甘肃省各类支持政策,着重扶持富民产业发展,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办行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帮助清水县、通渭县和陇川镇李岘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
三是发挥能源监管的优势。一是架好纵向联系的桥梁。加大对贫困群众的培训力度,支持贫困群众参与能源项目建设、运行、维护等工作,增强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的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宣讲扶贫政策,深化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着力丰富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持续开展教育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等项目,帮助联系村和贫困户按期脱贫
201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一年,是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年。一是架好纵向联系的桥梁。
持续加强对两县供电企业、发电企业、承装修试企业执行电力业务许可制度情况监管,强化对农网升级改造、风电场、光伏电站等电力建设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切实保障电力建设安全。组织党员干部定期进村入户开展结对帮扶,积极宣讲扶贫政策,深化基层党组织联建共建,着力丰富贫困人口精神文化生活,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持续开展教育扶贫、项目扶贫、产业扶贫等项目,帮助联系村和贫困户按期脱贫。
甘肃能源监管办继续坚持一手抓监管、一手抓扶贫,将国家能源局定点扶贫与甘肃省脱贫攻坚工作融合推进,积极争取国家和甘肃省各类支持政策,着重扶持富民产业发展,切实做好定点扶贫工作,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办行动、全员参与、全力以赴帮助清水县、通渭县和陇川镇李岘村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新时代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紧盯《国家能源局定点帮扶与省直单位双联融合推进通渭县、清水县脱贫攻坚总体规划(2016-2020)》、《甘肃通渭风电基地规划》,定期与甘肃省政府相关部门、电网企业联系沟通,进一步完善两县规划内能源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切实发挥规划对脱贫攻坚的引领作用。